七月流火,脚步丈量教育的温度,当正午的日头把地板晒得发烫时,“医者队”的特色队服又在塔卧镇的巷弄里流动起来。在驻村第一书记李新华书记的带领下,长沙医学院“医者队”成员手里那本被汗水浸软的花名册记录着这个夏天最重要的行程——赶在三下乡期间,把附近村落每个孩子的家门都叩响一遍。李书记总说:“山里的娃就像春笋,得一个个从土里找出来。”
(“医者队”成员的走访过程)
踏遍青山身犹在,支教情深意更长。“医者队”队员跟随村主任拜访第一站是溪边的吊脚楼。在电风扇摇头的间隙里,能听见铅笔与蝉鸣的合奏。队员们总是能看到相似的场景:老人在外屋勤于劳作,孩子在屋内埋头于书本间,一笔一划刻画出山里孩子对知识朴素的虔诚。对于“医者队”开展的“七彩假期”项目,推开每一扇斑驳的木门后,得到的总是真诚的善意与感谢。
(团队队员与家长的交流)
方寸课堂连山海,梦想作舟向远方。每一场课程的设计,都是“医者队”对乡村教育的着重准备。“许多孩子从未走出大山,但他们对世界的好奇心不应被地理距离束缚。”秉持着这样的想法,团队成员采取了丰富多彩的形式,用鲜活见闻、科学实践打破地域局限。这种“沉浸式课堂”不仅拓宽视野,更将“读万卷书,行万里路”的向往深入人心。
(参加的孩子积极投入活动)
“感谢,真的很感谢这些大学生,让咱娃能够感受到外面更多的教育。”一位将孩子送到“医者队”服务中心的家长不禁感叹道。每一节课都是“七彩假期”活动的缩影,团队将医学背景与支教结合,并设立了五防、五育的儿童基础课程。活动背后,是彰显着国家“乡村振兴”教育“均衡”战略的深层立意——通过青年力量弥合城乡教育鸿沟,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新时代的阳光下茁壮生长。
(“医者队”部分成员的合照)
在这个连风都滚烫的季节,“医者队”的年轻人们用脚步绘制了另一张崭新的教育地图,让教育变成具象的温度。同时在国家教育均衡发展的征程中,这样的支教行动犹如星火,让乡村振兴战略在基层生根发芽。山里的教育蜕变,是炊烟中的读书声,是田埂上的课文回响。当"三下乡"的旗帜插遍村落,当青春足迹丈量乡土,每个孩子都是待放的花苞,铸牢中国命运共同体的意识,终将在教育公平的阳光下绚烂绽放。那些此刻还羞涩紧闭的花苞,终将在某个春天,漫山遍野地盛开。(图片:刘非彤、何家欣 文字:王越)